參考標準:ASTM D 5587-2003
適用范圍
1.1此方法采用梯形法測定織物的撕破強力,采用等速伸長強力測試儀(CRE)。
1.1.1等速伸長強力測試儀(CRE)已成為測定梯形撕破強力的常用設(shè)備。必須承認,某些等速牽引強力測試儀(CRE)仍在使用。因此,在購買方與供應方達成一致的情況下,這些測試儀器也可使用。
1.2 此測試方法適用于大多數(shù)織物,包括機織物,充氣袋,毛毯,起絨織物,針織物,層壓織物以及割絨織物?椢锟梢允俏唇(jīng)后整理、經(jīng)過重漿、涂層、樹脂處理或其它處理。對于經(jīng)過濕處理或未經(jīng)過濕處理的測試樣,提供說明。
1.3 本方法測試的撕破強力,在測試前需進行預撕破。所得的測試值與需要預撕破的力沒有直接的關(guān)系。
1.4 梯形法撕破強力的計算有兩種方法:單峰值的力值與最高五個峰值的平均力值。
測試方法概述
2.1 在矩形試樣上,標出一個等腰梯形(見圖1)。試樣在梯形的短邊中間撕一個切口,預撕破。梯形的兩條不平行邊夾在強力機平行的夾鉗上。夾鉗之間的距離連續(xù)增加,施加力使試樣上的切口增大。同時,記錄力值,從自動圖表記錄儀或微處理數(shù)據(jù)收集系統(tǒng)上計算連續(xù)撕破所有的力。
儀器設(shè)備
3.1 強力測試儀:等速伸長型(CRE),符合ASTM D 76的要求,有自動記錄儀和自動微處理機數(shù)據(jù)收集系統(tǒng)。
3.2 夾鉗:表面互相平行、光滑,測試進程中能防止試樣滑移。尺寸為50*75mm(2*3in),且長邊與施力的方向垂直。
3.3 推薦使用氣動夾頭,夾持表面尺寸不小于50*75mm(2*3in),據(jù)齒狀或橡膠表面,夾成握持力在13kN∽14kN (2900lbf∽3111
lbf)。如果試樣沒有滑移,也可以使用手動夾頭。
3.4 對于某些織物,為防止使用非鋸齒狀的夾持表面時,例如,橡膠夾持表面時出現(xiàn)滑移現(xiàn)象,可在橡膠夾持面上覆蓋一層No.80號∽120中等粒度的金剛砂布,用感壓膠帶將金剛砂布固定在橡膠夾持面上。
3.5 裁樣模板,形狀和尺寸見圖1(a)
3.6 梯形模板,尺寸見圖1(b)
取樣與測試樣
4.1 批量樣品:對于可接受測試,從使用的材料規(guī)定或買方與供應方認可的織物樣本中隨機抽取卷數(shù)或織物數(shù)量,認為批數(shù)或織物數(shù)量為基本的取樣單位,若無協(xié)議,按表1進行抽取。
表1批量樣品中的批數(shù)或織物數(shù)量
全部樣品卷數(shù)或件數(shù) 批量樣本卷數(shù)或件數(shù)
1∽3 全部
4∽24
4
25∽50
5
>50 全部樣品卷數(shù)或件數(shù)的10%∽最多10卷或件
4.2 實驗室樣品:對可接受測試,從每組批量樣品中選取一個樣品,樣品為織物的全幅寬,大約1米長。對于成卷織物來說,所取樣品不能包含布卷外層或內(nèi)芯。
4.3 測試試樣:從每個實驗室樣品單元中,沿機器方向(經(jīng)向)和垂直于機器方向(緯向)各選取五個試樣。
4.3.1測試方向:長度方向為測試方向。
4.3.2測試樣裁剪:若試樣用于機器方向的測試,試樣的長邊平行于機器方向;若試樣用于垂直機器方向的測試,試樣的長邊垂直于機器方向。若試樣進行濕態(tài)測試,靠近干試樣裁取濕測試試樣。保留標簽進行識別。
4.3.2.1 裁剪機織物時,注意使短邊的紗線平行于模板,使撕破沿切口方向進行時,撕破發(fā)生在這些紗線之間,而不是與這些紗線交叉的紗線,在測試弓緯織物時,此注意事項尤為重要。
4.3.2.2 有代表性的長度和寬度方向裁剪試樣,更可取的方法是沿樣品的對角線方向裁剪,距布邊距離不小于幅寬的1/10。確保試樣無折疊,無折痕或折皺,操作時避免試樣沾上油,水,油脂等
4.3.2.3 利用模板(見圖1)在試樣上是標記一個等腰梯形,在25mm(1in)邊的中間剪一個15mm(0.625in)長的切口(見圖1和圖2)
儀器的準備與校準
5.1 設(shè)定兩夾鉗間的初始距離為25±1mm(1±0.05in)。
5.2 選擇全量程的力值范圍,使最大強力落在滿量程的15%∽85%的范圍內(nèi)。
5.3 設(shè)定測試速度為300±10mm(12±0.5in./min)。
5.4 按照供應商的說明和ASTM
D 76 校準強力機。
5.5 當使用微處理自動數(shù)據(jù)收集系統(tǒng)時,按照供應商的說明設(shè)定正確的參數(shù)。
調(diào)濕
6.1 調(diào)濕1,用于標準測試
6.1.1將試樣放在標準大氣條件下進行調(diào)濕,參見標準D 1776 。
6.2 調(diào)濕2,用于濕試樣測試。
6.2.1當規(guī)定在濕測試之前進行退漿處理時,按照D 629 選擇不影響織物正常物理性的退漿方法的其進行處理。
6.2.2在室溫下將試樣浸入到蒸餾水或去離子水中,直到完全浸濕。
6.2.2.1 浸泡時間必須足夠使試樣潤濕,因為更長時間的浸泡,試樣的撕破強力沒有明顯變化。對于大部分織物來說,浸泡時間大約為1小時,對于不易潤濕的織物,例如經(jīng)過防水整理或拒水整理的織物,在水浴中加入濃度為0.1% 的非離子潤濕劑。
操作步驟
7.1 在溫度為21±1℃(70±2°F),相對濕度為65±2%的標準大氣下對預調(diào)時的試樣進行測試。除非另有標準規(guī)定或合同規(guī)定。
7.2 沿梯形不平行兩邊夾住試樣,夾鉗的邊緣與梯形25mm的邊成一直線,使切口位于兩夾鉗中間。梯形短邊保持拉緊,長邊處于折疊狀態(tài)。
7.2.1對于濕測試,將試樣從水中取出,立即按正常程序安裝在儀器上,在試樣從水中取出兩分鐘內(nèi)進行測試。如果從水中取出試樣與開動強力機之間的時間超過兩分鐘,試樣作廢,重新再取一塊。
7.3 啟動機器,記錄撕破強力。撕破強力可能為最大單值,可能為出現(xiàn)幾個最大或最小值,如圖3所示。
7.4 試樣撕破大約長為6mm(0.25in)后,記錄撕裂單值一系列峰值。撕口達到約75mm(3in)長或織物完全損毀后,將夾頭復位。
7.4.1若織物在夾鉗中滑移或25% 以上的織物在距鉗口5mm(0.25in),內(nèi)在斷裂,鉗口應加以襯墊,織物位于鉗口以下部分應進行墊上一層或修正夾持面,并在報告中注明所做的改動。
7.4.2按6.4.1 中修正后,仍有25%以上的織物在距鉗口5mm(0.25in)內(nèi)在斷裂,認為此測試方法不能用于該織物。
7.4.3若撕裂不是沿施力方向,記錄
7.4.4取下試樣,重復7.2∽7.5 步驟,直至每組實驗室樣品兩個基本方向5塊試樣測試為止。
計算
8.1 單個試樣的撕破強力,從數(shù)據(jù)搜集系統(tǒng)或自動記錄器直接讀取數(shù)據(jù),然后計算個試樣的梯形撕破強力,精確至0.1mN (0.1lbf).
8.1.1方法1 ,五個最高峰值的平均值。
8.1.1.1 在撕破6mm之后,對于表現(xiàn)出5個或以上最高峰值的試樣,測定5個峰值,精確至0.1mN (0.1lbf).
8.1.1.2 計算五個峰值的平均值。
8.1.2 方法2,單個最大峰值——織物出現(xiàn)少于五個峰值,記錄最高值作為單個峰值,精確至0.1mN (0.1lbf)。
8.2 撕破強力:計算每個測試方向和狀態(tài)的平均撕破強力作為梯形撕破強力。
8.3 需要時,計算標準偏差與變異系數(shù)。
報告
9.1 報告本標準號
9.2 測試報告包含以下信息:
9.2.1 每一個測試方法和狀態(tài)的梯形撕破強力。
9.2.2 使用的計算方法,單峰力值或五個力值的平均值。
9.2.3 試樣的狀態(tài)(干試樣還是濕試樣)
9.2.4 標準偏差與變異系數(shù)計算。
9.2.5 測試儀器容量、型號。
9.2.6 使用的夾鉗類型。
9.2.7 偏離本標準的細節(jié)。
公司郵箱tony@tonyhk.hk
胡云香:13712937175
職位:經(jīng)理
電話:0769-23010657
傳真:0769-23394660
QQ:63765035
郵政:523808
地址:松山湖高新技術(shù)產(chǎn)業(yè)開發(fā)區(qū)科技九路1號
官網(wǎng):http://www.k8kkii.com/
|